#實習【不好解釋但我先試試 — 在 PicCollage Company 的 Product Intern 究竟在做什麼?】

Zalman Cheng
PicCollage Company Blog
13 min readAug 29, 2022

--

Product Intern 是什麼?產品管理是在管理什麼??一台電腦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上班是真的假的???

Hi, 我是 Zalman,今年一月加入 PicCollage Company(以下簡稱 PicCo.),擔任 PicCollage App 的 Product Intern,這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是梳理過去八個月的實習經驗,一方面讓那些對職位或公司有興趣的人們一窺在 PicCo. 的工作日常,另一方面也比較好跟親朋好友解釋自己到底在幹嘛 XD

Product Function 在 Function Day 一起 Work From Café + 爬象山!(還有一部份的 Product People 沒有入鏡 XD)

文章架構

0. 加入 PicCo. 之前
1. Product Intern @ PicCollage 的工作日常
2. 個人關鍵學習點
3. 寫在最後

🎵 文章偏長,不介意的話,可以讓這張歌單陪著你:

0. 加入 PicCo. 之前

在開始討論 PicCo. 的工作經驗前,先分享一些背景脈絡:

除了作為 PicCo. 的 Product Intern 外,我同時是政大國貿四年級生(非常無關的領域 XD),也是來自台大創新設計學院的設計思考教練,學歷背景沒有什麼跟軟體業很具體的連結,直到參與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執行專案後,才開始對產品設計與使用者研究有更明確的興趣,在經歷於 25sprout 的專案管理實習經驗後,來到 PicCo. 投入產品管理實習,相信也享受致力於藉由科技的力量,能夠為人們以有效又直覺的方式提升生活品質。

👉🏽 關於加入 PicCo. 的申請流程,歡迎參考另一位夥伴過去撰寫的完整文章:
到拼貼趣 實習去!(上). ~Me as a Company Operations Intern at… | by 茜

1. Product Intern @ PicCollage App 的工作日常

在 PicCo.,產品開發能夠區分為兩大方向,PicCollage App & Explore,前者專注於持續創造 PicCollage App 的下一個突破(1 到 ∞),後者則專注於尋找並探索解方來解決生活中未被滿足的痛點(從 0 到 1),而我的職位,Product Intern @ PicCollage App,顧名思義主要與 PicCollage App 相關,隸屬於 Product Function 之下(Function 類似於部門的概念,以技能與專業領域區分),主要工作內容如下,可以挑著自己喜歡的主題瀏覽~

  • 專案參與
  • 數據分析
  • 使用者研究
  • 產品測試

a. 專案參與

PicCollage 的產品開發團隊又會被區分為幾個小隊,我們稱之為 Band(對就是樂團的 Band,而且公司還真的有人組過樂團),每個 Band 會有 Product Manager、產品設計師、工程師,並在需要時,另外向其他 Function 的夥伴請求協助(例如使用者研究、行銷推廣…),而 Product Intern 在這之中,則會視專案的需求,參與不同的 Band,協助產品開發流程,負責項目包含但不限於:協助訪談使用者並整理洞見、整理產品測試流程、給予使用者體驗上的回饋等等。

💁🏽‍♂️ 瞭解更多關於 PicCollage 的開發流程,歡迎觀看 PM 們親自錄製的解說影片:

b. 數據分析

PicCollage 是個 data-driven 的團隊,許多討論與決策都很仰賴客觀又扎實的數據來做判斷,而 Product Intern 也會透過數據分析協助產品成長,在 PicCollage,數據分析又可以被區分為以下兩種:

i. 例行數據監測

例行數據監測的目標是持續性地留意重要指標,並整理易於消化的摘要讓團隊了解產品現況,甚至能夠提供判斷下一步行動的依據。

Product Intern 會在每週二的數據會議上,與產品開發的利害關係人分享過去一段時間內,我們的產品表現如何、是否有異常或需要多留意的地方,當然,還有那些表現特別優異的部分,如同公司的核心價值:we win as a team 🎉

「提出觀察、促進討論,讓好的部分可以持續突破、需要被加強的部分也可以被打撈起來」

這是 Product Intern 在例行數據監測上的重要職責。

ii. 專案/實驗分析

在上一個「專案參與」段落裡提到的 Band,各自都會負責一些實驗(A/B 測試)或是功能的開發與迭代,而實驗或是功能的新設計是否真的有達到團隊預期的效果,就會需要數據分析的協助。

例行數據監測與專案/實驗分析不同的是,前者是例行地、廣泛地從多個重要指標中去挖掘洞察,後者則是會依據專案,定義其專屬的關鍵指標(Key Metrics),並架設儀表板(Dashboard),待專案推出後、數據量足夠時,再進行分析,與團隊一同檢視這次的功能表現,也為下一步行動的規劃提供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專案與實驗的數據分析不僅需要精準地找出關鍵指標的定義,指標的「比較對象」也是需要梳理清楚的(例如:專案推出前 vs. 專案推出後、所有使用者 vs. 執行特定行為使用者、新設計的功能類別 vs. 既有的功能類別),如此一來,專案期待的預期效益才能有穩固的基礎去分析與討論,很感謝我的 Coach(工作上給予建議與指點的夥伴)在多次的討論裡,都超級無敵大方的分享他的觀點,同時又保有讓我去探索答案的空間,他大可以選擇更有效率的方式去自己完成這項任務,但相反的,他選擇讓我嘗試,甚至在我自我懷疑我的參與是否反而消耗他更大的心力成本時,淡淡地化解我的焦慮,他說:

「自己做當然會比較輕鬆,但那不是這次合作的重點,沒有人可以做每一件事,現在讓你去嘗試其實也是在投資團隊未來可以省下的時間,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團隊合作。」

短短的故事,分享給那些也時常自我懷疑的人們!

數據儀表板示意圖 | Credit: Amplitude

c. 使用者研究

使用者,產品開發另一端最重要的夥伴,他們提供團隊真實的回饋,除了在 app 內的操作行為,讓團隊間接利用數據了解使用者的使用習性,在 PicCollage,我們也會主動接觸使用者,每週固定舉行的使用者訪談就是其中一種形式。

頻繁的使用者訪談,對於正在開發中的功能尤其重要,讓團隊能夠不斷地依據使用者的回饋做出更貼近真實需求的功能,而 Product Intern 也會在 Band 有需求時,協助進行使用者訪談,並整理洞見供團隊參考,幸虧有過去在台大創新設計學院實踐設計思考與使用者研究的經驗,讓我對訪談不至於太過生疏,但是以線上、全英文進行(還要適應各種不同的口音…),獲得的洞見更是要提供給月千萬用戶的產品開發團隊參考,這樣的嘗試還真是頭一次,也更激發出逆境中求生存的技能(如果對方網路不好怎麼辦、如果我們的設計檔打不開怎麼辦、如果時間被壓縮一半怎麼辦…),必須時時抱持著過去擔任設計思考教練時的核心精神之一「先想到下一步」,讓訪談永遠都有能順利進行的版本、並讓結果有被參考的價值,但不得不說,能夠接觸到第一線的使用者真的是非常熱血的一件事,甚至有些天使用戶還會分享他有多喜歡我們打造的產品,差點讓人痛哭流涕 T___T

除此之外,Product Intern 也會進行二手資料的研究,包含競品研究、或是結合數據與文獻對市場進行分析,試著為團隊找出新的切入點等等,這些也是在 PicCollage 的 Product Intern 可能會接觸到的工作項目之一~

d. 測試

測試,幾乎是每個注重產品品質的軟體公司都一定會碰到的環節,乍看之下,測試可能很機械化、甚至有些枯燥乏味,但對產品卻有著重大的影響,仔細觀察,其實還藏著一些有趣的學習點!

PicCollage 的 Product Intern 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進行產品測試,但產品測試不單單只是重複走過一樣的確認清單,然後一一打勾打叉,在跟公司裡的一位資深產品設計師聊過後,我才漸漸發覺,測試其實是可以有不同層次的:

  1. 穩定度(Stability):起初,可能只是不斷地走過一樣的確認清單,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測試,確保最基本、固定範圍的產品穩定度。
  2. 精準捕捉(Precise Catch):接著,可以嘗試讓回報的內容更精準,怎麼樣撰寫的測試步驟可以讓讀者最好理解(不會過度簡略)、又不會有多餘的步驟,這也是測試者可以更有意識練習的。
  3. 真的是 bug 嗎(Bugs or not):當有了一定的測試經驗,並對產品開發的流程更熟悉後,測試者可以更進一步去思考「我以為的 bug 是不是 bug」,更具體來說,有些操作行為在測試時,可能不是測試者最理想的狀況,但這個不理想或許也有一些附帶條件(可能是在特定的版本,某些功能就是不能使用、也可能是有些問題其實已經被回報過(已知問題),只是還沒有進行修復),當對產品開發的過程更熟悉,就能嘗試提供團隊更精準且不需要花太多力氣二次篩選的 bugs。
  4. 拆解 bugs(Break Down Bugs):再進一步,也是我目前希望可以更專注研究的,是去拆解 bug 的來源,從前台的使用者觀點,試著走向後台的工程觀點,試著去認識這個 bug 可能是因為哪一個版本的調整或是特定功能的改動後產生的問題,又或是直接與工程師請教問題可能的來源,都能夠擴展對產品的認識。
測試學習點金字塔

測試看似枯燥乏味,但其實也可以自得其樂,很開心可以在那次的午餐聊天裡,從那位設計師身上獲得很棒的觀點,大大顛覆了我原先對測試的看法,這也是 PicCo. 特別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我們不要求你要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上班,但每次進辦公室又都能從夥伴身上獲得意料之外的收穫,給了夥伴們一個主動進辦公室的理由~!

2. 個人關鍵學習點

分享完作為 Product Intern @ PicCollage 的主要工作內容外,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個人綜合的關鍵學習與反思。

a. 溝通的適量

如何辨識訊息最適當的接收群體、如何依據不同的群體給予適當的資訊

上述的兩個「如何」是一體兩面卻又有些微差異的。

前者的重點在於要提問或是分享資訊時,如何選定恰恰好的分享群體才能讓訊息被發揮最大效用,作為 intern 或是一個自認為資訊量相對不足的工作者,很常會擔心發布訊息到大群體會打擾到太多人,但現實情況是,只分享給單一對象的成本並不會比較低,單一對象其實又需要轉手好幾次,跟不同的利害關係人確認後,才能回答問題或是分享資訊,因此,精準的掌握分享族群並大膽的發佈資訊,也是我仍需持續精進的課題。

而後者(依據不同群體給予適當資訊)的覺察則是源自於數據分析的練習,數據分析的整理心境就如下圖,一開始沒有什麼資訊量,迷迷糊糊的四處搜索,接著看到問題,就會開始不斷挖深,資訊量也會暴漲,但在分享時,要如何濃縮資訊量,去辨識哪些是有效資訊、哪些是無效雜訊,這之間的權衡可謂一種藝術(= 有夠難),更進一步,也可以依據不同的分享群體,區分適當的分享資訊量,如將專案結果分享給核心開發團隊 vs. 分享給全公司的內容就會需要有所區分,並依據會議形態的不同來調整重點,進而讓每一個分享與討論都是精華。

數據分析的資訊量成長圖

b. 見樹不見林:挖深指標前,先定義清楚問題是什麼

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時常會需要不斷的挖深問題,直到找到核心,在數據分析上也是如此,當看到一個指標有異動時,要透過各種拆解與交叉比對,才能有機會接觸到問題的關鍵成因,然而,在挖深問題的過程中,也要時時提醒自己原先最重要回應的問題是什麼,才能聚焦最適切的指標。

舉例來說,過去有一次在追蹤新的拼貼樣式是否會影響使用者輸出拼貼的體驗時,經過不斷地拆解指標後,我定義了最重要的指標是「輸出時間長度」,但經過 Coach 的提醒,才回想起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是「使用者輸出影片的意願是否因為新的樣式而改變」,如果改變了,才去更進一步的拆解,而我原先想到的「輸出時間長度」則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影響輸出意願的因素。

提醒自己,不斷挖深問題的確是一件很過癮的事,但更重要的,是先聚焦對使用者以及開發團隊而言,想要從數據回應的問題是什麼,然後,數據才能從目的而生,幫助團隊做出好的判斷。

c. 辨識自己在會議中的目的是什麼,並在會議間快速的切換狀態

Product Team 的一天,很常是從開會開始,開會吃午餐,開會下班,會議可以有無限個,但人只能有一尊,因此在會議中的取捨就相當重要,不追求每個會議都要完整參與,而是去釐清自己在每個會議被賦予的期待是什麼,然後精準的回應期待即可,同時,要如何在不同會議間可以快速切換狀態(同步型會議、給予回饋型會議、發想點子型會議……)並抓緊會議間的空擋完成其他個人任務,真的很仰賴時間管理的能力,現在依舊在精進,如果你對於這樣的技能有什麼心得,歡迎一起來聊聊!

暑期全職實習時,最忙碌一週大約有 20 小時在開各種會(很累可是也很過癮 XD)

3. 寫在最後,勇敢地去嘗試,也給自己一些耐心

我很喜歡 Ken Kocienda(iPhone 前首席軟體工程師)在他撰寫的「創意競擇」裡,給職涯剛起步的人們的一段話,他說:

「無論你想從事的計畫是什麼,我想建議你,讓自己忙起來,判斷『做卓越的事情』意味著什麼,然後努力去實現它」

不一定要急著看得見效益才去嘗試,如果你覺得嘗試是有意義的,就去試試看吧!也不用急著在試了之後就會馬上變的很厲害,就像我們的 Engineering Director, Russ 曾經分享的(最初則是來自 Johnny Von Neumann):

「在剛起步學習新事物時,你可能會對自己的進度感到不怎麼滿意,或是覺得自己怎麼樣就是不得要領,但或許,你只是要給自己多一點時間,你終究會越來越上手,然後它會成為你的肌肉記憶」

勇敢地去嘗試,然後給自己一些耐心,儘管沒有人能保證最後會走到哪裡,但只要過程中的你是能為自己感到驕傲的,那就很棒了!

關於在 PicCo. 的實習經驗,實在不容易濃縮在一篇文章裡,如果還有更多關於 Product Intern @ PicCo. 的細節想認識,或是單純有一些好玩的事想要一起 try try 看,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找到我:

✉️ zalman.cheng@cardinalblue.com / zalman.cheng@gmail.com

Linkedin: Zalman Cheng

--

--

大學主修國貿,後來跑到台大創新設計學院雙主修設計思考,現在則是做產品管理,喜歡研究深度溝通、反思與覺察、方法論,以及科技新知,相信藉由科技的力量,能夠為人們以有效又直覺的方式提升生活品質。